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潘家浜的野米饭

潘家浜的野米饭

汤碧峰

去潘家浜烧野米饭,已成了市区居民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,你看亲家他们去过了,儿媳她们学校教师的聚会,也带着全家去了那儿,周围小区居民似乎去过的人很多,有的是多次去。

2018年,单位退休人员活动,参观新农村去了潘家浜,我们见村民有出租炉灶烧野米饭的,只是炉灶放在草坪上,属于真正的野地里烧米饭。而现在已升级成了一个产业,烧饭进了廊棚屋,炉灶也成了两眼灶,除了灶上没流水糟、汤罐和住灶王爷的佛龛,其他与农村中的旧式灶台已无两样。

5月14日,社区组织助残活动,安排社区残疾人去潘家浜烧野米饭,这36人的团队,人员组成有些特殊,有志愿者、残疾人,和小区业委会主任,有年轻人和七八十岁的老人。别看人员组成多样,可会烧这柴火饭的人却是寥寥无几。

带队的小沈问谁会烧饭,年轻的没烧过柴火饭,年龄大的说下乡时烧过,但这菜饭没做过,我自告奋勇说我会。小沈说四口锅那你负责一口。于是到了10时便去领来食材,帮忙的人围成一圈,我也就不客气地指挥做准备工作,说老实话,没人帮忙,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。

蔬菜有豌豆、蚕豆、马铃薯和胡萝卜,蚕豆要剥皮,马铃薯和胡萝卜要去皮,我负责切菜。一小伙剥蚕豆如同剥桔子,我说那要剥到什么时候?方法不对,你只要用指甲将头上挖去,下面用手指挤一下就出来了。荤菜有咸肉、香肠,切成丁后让小伙洗,关照要把咸肉的盐洗净。

开始点火,把锅加热,有老同志负责烧火,我一看果然是下乡烧过柴灶的,火旺不堵塞。锅热了,先放半杯食油,将咸肉香肠过一下,差不多后倒入料酒,除腥味,搅拌一下后将剩下的食油一并浇在锅壁上,倒入蔬菜炒。小伙在边上,不时要求上手,指导他炒菜,可终究是生手,不知如何翻炒。

当菜让油渗透了,加少许水,拌一下,不让它粘锅,然后倒入米,加水。在灶台操作时,不时有不同意见发表,有认为这个应该这样,那个应该那样。还有边上那个保安,指责菜不应翻炒那么长时间,米怎么还不倒?水加多了,你这不是烧饭,是煮粥,于是边上有人非要我将锅中的水去掉一些。

我对这些意见置之不理,按自己的思路做。我说怎么能去掉水?烧饭的水要一节手指深,我还没完全加到,你们就叫起来了,这保安最多五十岁,他又没经过困难时期,怎么知道这样烧?我十岁就捡柴火烧饭,一直烧到用煤球,都七十了怎么听你这五十岁的。

锅里的水收干了,烧火的老同志退柴火,只留炭火在里面,我看了非常满意,这是焖饭,不会烧焦。十一点开饭了,打开锅盖,这饭软硬适中,非常好。其他三锅饭,边上一锅夹生了,没法吃,第二锅锅巴像焦炭,还有一锅太硬让阿姨重新烧了一遍,而我们这锅成了样版,拍了照片留存。

当我还想再添点时,早给其他桌的人抢光了。有人跑来对我说:你烧的饭最好吃,以前是不是做过厨师?我说什么呀,我那是小时候家里穷,从小就做家务烧饭会的。小时候烧饭不准有锅巴,有锅巴要挨骂,那是浪费粮食。

我觉得潘家浜的野米饭,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休闲场所,而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,他给年轻人提供了了解过去的机会,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怎样用柴火烧好饭。

二〇二四年五月十八日

随机推荐:
无袖背心女 外穿 针织阔腿裤女 口腔溃疡药 新秀丽旅行箱 极有家拖鞋 天朗斯大林音箱 听戏机 夏季阔腿裤 女 印花雪纺连衣裙夏 室内健身鞋男 小个子风衣女 短款 茅台迎宾酒 积木街景 摇奶茶杯 打底黑色长袖 工厂直销实木床 宽松长袖t恤 密封塑料罐子食品罐 孕妇零食孕早期 天线 更多精选文章>>>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